H 何亚东

发布者:姜思岐发布时间:2018-07-16浏览次数:1058

何亚东工作简历

何亚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heyd@mail.buct.edu.cn 办公地址: 机电工程学院306

学校个人主页:永久地址:https://faculty.buct.edu.cn/mech/hyd2/main.htm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北京市科技新星。从事聚合物加工原理及装备,聚合物轻量化和高性能化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发计划(2016-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201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以及20余项横向科技项目。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获专利授权40余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担任多个学术刊物的审稿人。


1.主要学术兼 职

中国塑料机械行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橡胶塑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机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教育部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

SAMPE中国大陆总会聚合物发泡与多孔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主要研究领域-轻量化材料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

超临界流体聚合物发泡成型加工技术及装备

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加工技术及装备

聚合物共混改性及高性能化加工技术及装备

2003年开始研究微孔发泡成型技术及工艺,建设挤出,注塑,釜压发泡等实验装置;研究共混改性及短纤维增强聚合物工艺及设备,形成共混改性工艺和螺杆组合等关键技术。

2008年实现PS/CO2发泡技术的产业化,推动相关技术在建筑保温领域应用

研究长纤维增强聚合物工艺及设备,并与南京创博合作,先后开发了国内速度最快(60/分钟)和纤维束最多(72条)的LFT生产装置,目前在LFT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较高。

2014年实现PP/CO2发泡技术的产业化,并开发了成套生产装置

研究连续纤维增强聚合物工艺及设备,并为中石化提供单向带生产线,得到好评。

2016年研究PET发泡技术,并与中石化合作开发PET发泡生产线;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开展聚合物材料的轻量化技术研究。

研究纤维自动铺放技术,开展了工艺和控制系统的优化。

2018年实现PET发泡技术的产业化,成功开发了免干燥反应发泡一体化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厢板等领域;成功开发了TPU挤出注塑发泡一体化技术,应用于轻量化鞋材领域。

开发纤维增强与复合夹芯生产线,实现单向带复合技术的批量应用

2020年,PET发泡技术及产品解决了国内风电叶片卡脖子关键问题,为时代新材新增产值46亿元,显著提升国内风电产业的利润水平和竞争力。

2021年开发PA弹性体发泡技术,研发轻量化高回弹材料加工技术。

承担项目:

1.2016-202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聚合物材料的轻量化技术”

2.2013-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螺杆挤出机混炼性能评价及剪切-拉伸交变流场作用机制研究”

3.2011-2014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安全节能包装材料及制品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4.2008-2010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工程塑料高性能化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开发

5.2022-2024 中石化总公司科技开发项目建材用轻量化PET材料及其制备关键技术开发

6.2022-2023 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超临界流体发泡挤出吹塑成型技术

7.2023-2025 安徽东远新材料有限公司,PET发泡材料成型技术

8.2021-2025 北京旭阳化工有限公司,尼龙弹性体发泡工艺技术开发

代表性论文:

1.Liu X, Yan B, Ren F, et al. Isothermal crystallisation ATP process for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with semi-crystalline matrices using automated tape placement machine[J]. 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 2021, 227: 109381.

2.Zhao Y, Zheng J, Guo P, et al. Study on Chain Extension Blending Modification and Foaming Behavior of Thermoplastic Polyamide Elastomer[J]. ACS omega, 2023, 8(11): 9832-9842.

3.Ma Y, Wen H, Xin C, et al. Chain extension of thermoplastic polyamide elastomer and its foaming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22, 139(22): 52233.

4.Zhang Y, He Y, Xin C, et al. Effect of rare earth nucleating agent on supercritical CO2 foaming behavior of block copolymerized polypropylene[J]. Cellular Polymers, 2022, 41(2): 53-79.

5.徐然,许文翀,王明欢,.机械辊子上纤维束展宽模型的建立[J].复合材料学报,2024,41(05):2704-2712.DOI:10.13801/j.cnki.fhclxb.20230918.004.

6.郭梦浩,乔世泽,郑家欣,.无机粒子对聚苯醚发泡性能的影响[J].塑料工业,2022,50(11):145-150+166.

7.温慧,马宇飞,信春玲,.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的扩链反应及发泡行为研究[J].中国塑料,2021,35(10):14-20.DOI:10.19491/j.issn.1001-9278.2021.10.003.

代表性专利:

1.一种聚苯醚可发泡微粒的制备方法[P].北京市:CN202210947368.3,2023-03-21.

2.一种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共混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北京市:CN202210823283.4,2023-03-17.

3.一种原位增容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北京市:CN201310199099.8,2015-07-08.

4.一种微发泡注塑超临界流体注气系统和方法[P].北京市:CN202010081098.3,2021-02-26.

5.一种用于芳香族聚酯微孔发泡材料的扩链剂[P].安徽省:CN201910674069.5,2022-03-29.

6.一种热塑性聚酯挤出发泡成型方法[P].北京市:CN201811534002.3,2020-07-17.

7.一种可在线调整张力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熔融浸渍装置及制备方法[P].北京市:CN201710316611.0,2019-10-22.

8.一种高强度芳香族聚酯微孔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安徽省:CN201910688740.1,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