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2日,机电工程学院谭晶教授领衔的课程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安瑛,郑娆,李好义)荣获第三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本届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目标,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大赛按照“四新”建设、基础课程、课程思政等领域分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基础课程和课程思政六个赛道,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标杆展示与交流平台,来自北京市各高校的318位(个)教师个人(教师团队)进入市级大赛。
谭晶老师汇报的主题是从“畏惧”学画图到“快乐”用制图,深度剖析了新工科体系下《工程制图》教学过程中的难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注重实践的“图以致用”的《工程制图》教学创新设计,将课本知识同工程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全面发展,达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的目标,全面推进新工科背景下中国特色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改革。
本届比赛自2022年11月正式启动以来,学校教务处高度重视,通力配合,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及培训指导工作。经过校内初赛,网络评审、现场评审等环节,谭晶教授课程团队从参加现场答辩的101位(个)教师个人(教师团队)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获得了专家评委的一致认可,充分展示了北京化工大学教师队伍的教学风采与水平。
机电工程学院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创新新工科模式下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更多教学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好老师,以及学生接受、行业认可的好课程,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谭晶,女,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联盟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理事会员、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高级会员等。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赴多伦多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纤维加工方法及装备。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项目、北京市科委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和企业委托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目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3项。曾获北京市青年优秀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化工大学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化工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北京化工大学“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北京化工大学青年教师工程实践先进个人和北京化工大学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7年至2019年连续3年获“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论文一等奖。2021年获“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杰出青年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