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25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举办通知

发布者:侯蒙京发布时间:2025-07-03浏览次数:28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25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


为促进国内高校优秀大学生深入了解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科特色与科研实力,加强机械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培育高素质后备人才,我院将于2025715日举办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本次活动将搭建一个全方位的交流平台,多维度展示我院的师资力量、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体系,助力优秀学子拓展学术视野、提升专业素养。现诚挚邀请全国高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工程力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优秀本科生踊跃报名。

本次暑期夏令营将安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前沿学术报告、实验室开放、师生座谈分享会等。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将有机会与我院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了解机械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前沿动态,感受北京化工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


一、学院简介

  1. 建院历史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北京化工学院建院时成立的机械系,最初设有三个专业:化工机械与设备、合成材料加工机械、化工过程自动化及仪表,20003月更名为机电工程学院。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机电工程学院已形成以化工过程机械与装备、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与装备、安全工程、机器人工程为特色的高水平教学与科研并重型学院,是我国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领域卓越人才培养的摇篮。

  1. 学科优势

学院建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化工过程机械为国家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安全工程是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拥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1个北京市一流专业、“新工科”专业;建有完善的“本--博”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和“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应用”学术与科研创新体系,是“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单位。

  1. 研究方向与科研成果

学院拥有高端压缩机及系统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轮胎设计与制造工艺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危险化学品生产系统故障预防及监控基础研究实验室以及发动机健康监控及网络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端机械装备健康监控与自愈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8项,形成了动力机械高稳定性设计方法及远程监测诊断系统等标志性成果。近五年,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础加强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基础研究项目6项,各类科研项目经费超过五亿元。

  1. 师资队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富有创新和奉献精神的中青年教师为中坚力量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6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4国家级人才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5人,北京市杰出青年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8人,北京市青年英才2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材料成型智能制造教学团队),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1个(工程训练中心教学团队)。

  1. 研究生培养

学院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在机械、动力、能源和安全等相关学科,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以及理论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才与多学科交叉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学院现设有卓越工程师班、高端动力装备健康智能监控及网络化学科交叉班、高分子材料先进制造(英蓝)创新团队学科交叉班,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科学研究和多学科交叉创新能力的培养,建有先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

学院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获批建设“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与英国、美国、德国、乌克兰等国合作,共同建立先进制造交叉学科国际合作基地,并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德国等国著名大学合作办学和资源共享,在全球化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学院还通过暑期海外学习、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国际化课程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全球化竞争能力。目前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多伦多大学等20余所大学建立了“3+2”国际合作培养,与俄罗斯喀山国立研究工艺大学建立了“2+2”国际合作培养。

学院培养人才坚持面向社会需求,毕业生广受欢迎,就业率及深造率常年保持较高水平,研究生就业和深造率连续5年在98%以上,2024年研究生就业和深造率达100%。学生就业主要去往中国航天、中国核工业、中石油、中石化、中国船舶、华为、比亚迪、海尔等领军企业。

  1. 奖助学金

学校提供各种奖学金及研究生助教和助管岗位津贴。此外,还可申请国家、学校、学院、社会捐助等各种类型的奖学金。


二、申请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 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学习期间未受过任何处分;身心健康,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实践能力。

(3) 学习成绩优秀、综合表现优异的2026届本科毕业生,专业成绩或综合成绩名列前茅,具有较好的英语水平,有望获得所在高校推免资格。

(4) 本科专业为所在高校优势学科专业,本科期间有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参赛获奖、专利、论文等)的学生优先。


三、报名流程

申请者请于77日前,登录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https://yzbm.buct.edu.cn/logon),选择“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进行注册报名。同时在报名系统中上传以下材料电子版。材料要精简明了,保证图文清晰:

(1)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25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申请表》(附件1)。

(2) 提交个人简历一份(格式不限)。

(3) 本科生成绩单(加盖教务处公章)。

(4) 有效期内的学生证复印件。

(5) 有效期内居民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

(6) 英语水平证明材料(如四/六级、托福、雅思等)。

(7) 相关证明材料(如获奖证书,发表论文等)。

我院预计715日举办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具体日程及入围营员名单将于710日前在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学院网站的通知公告界面(https://mech.buct.edu.cn/3101/list.htm)公布。


四、说明

(1) 营员报到时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及学生证。

(2) 学生须承诺所有申报材料和信息均属实,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取消本人参营资格。

(3) 本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4) 学院将为参加本次夏令营、且在2026年研究生招生阶段正式报名我校机电工程学院研究生并最终被录取的学生给予一定交通补贴。


五、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学院网址:https://mech.buct.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机械楼

邮政编码:100029

联系人:齐老师

联系邮箱:2025500029@buct.edu.cn

联系电话:010-64434735


附件1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25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xlsx